(相关资料图)
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近日宣布,将于近期向首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国内首个“车内无人”商业化试点牌照,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将在北京正式开启“全无人”模式,不再需要在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。
据悉,这是继去年3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《关于开展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》后,北京市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。该通知明确了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的技术要求、管理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,并提出了“车内无人”运营模式的目标。
目前,北京市已有多家企业开展了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,包括百度、滴滴、奇点汽车等。这些企业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覆盖了奥林匹克公园、亦庄、顺义等多个区域,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的出行服务。在“车内无人”商业化试点牌照发放后,将会有更多的民众能体验到真正“无人驾驶”的车辆,而厂商也能获得更多的测试数据,用于完善无人驾驶技术,并加快普及。
业内专家表示,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应用正在加速发展,“全无人”智能车概念即将落地。但同时也指出,要实现自动驾驶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落地,还需要解决法规、标准、安全、信任等方面的问题。此外,隐私与数据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。因此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,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与此同时,在美国,《无人驾驶汽车乘客保护规定》(Occupant Protection Safety Standards for Vehicles Without Driving Controls)也于今年3月通过。这项新规则是美国“自动驾驶4.0”国家计划的贯彻和执行,明确了全自动驾驶汽车不再需要配备传统的方向盘、制动或油门踏板等手动控制装置来满足碰撞中的乘员安全保护标准。这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个重要节点,自动驾驶汽车必须由人类驾驶员控制的安全标准就此改变。
可以看出,中美两国在自动驾驶领域都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,以期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和普及。但同时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和问题,比如法规、标准、安全、信任等。
标签:
上一篇 : 利柏特: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43.81%-172.5%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